《Linux容器技術有哪三大致命隱憂?》要點:
本文介紹了Linux容器技術有哪三大致命隱憂?,希望對您有用。如果有疑問,可以聯系我們。
近兩年來,Linux的容器技術占據了世界企業IT市場的主導地位,并且基于很好的理由-除此之外,它們所承擔解決的問題就是虛擬化根本無法在應用軟件開發和計算行業大規模應用,并允許企業世界真正擁抱像DEVOPS概念和微服務(多年的面向服務的架構夢想已經過去了).
作為操作系統的擴展,特別是Linux內核擴展的一部分,Linux的容器可以在運行期創建和格式化,然后用在跨集群的主機上協調網絡和存儲資源.最終的結果是一組輕量級的,動態的和安全的應用服務,每個自包含于Linux容器內,并能夠通過自身或與其它容器的應用程序一起運行以創建更靈活,但更復雜的企業 應用程序.
容器的這些能力顯示了對于當前某些IT產業細分市場顯著的競爭威脅,并且是對于專有計算堆棧的又一沉重打擊(主要是針對 Linux),這是顯而易見的.然而,Linux的容器以及和它有千絲萬縷聯系的Docker容器技術也同樣面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威脅,甚至在這些技術走 向成熟之前.當前,對于這些技術的看法都是相當正面積極的,那么是什么在威脅著容器技術的未來?
總體而言,有以下三個有關Linux容器采用和容器化基礎設施部署相關的問題:
碎片化可以說是在商業世界面臨的影響Linux容器被采用最危險的威脅.假如沒有清晰的,易于采用的標準,尤其是針對于鏡像格式和編排水平,將會導致大部分企業會放棄擁抱該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任何IT的決策者想要負責支持一個失 敗的任務.舉個消費者世界的例子,假設有人存了滿倉庫全部是HD-DVD播放器和配件,然后發現藍光已經贏得了最終的市場.損失將會是指數級的增長,這就 是企業世界的現實,也是Linux容器技術標準將要面臨的.
雖然碎片化是目前影響Linux容器被采用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但它也是最容易被解決的問題之一.兩個新的都是由Linux基金會控制的基金會已經成立,它們近期已經開始運行以幫助消除Linux容器世界中碎片化的陰霾.
雖 然這兩個組織是一個夢幻般的開局,在從容器完整的生命周期復雜性來看,它需要從標準的角度持續性的關注.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為企業采用,極有可能會有更 多的“格式之戰”類型混戰會隨之而來,從大的層面上來說這取決于整個開源社區如何幫助調節和編撰這些爭論,從而形成通用的標準和實踐.隨著兩個基金會的啟 動推進以及后開源社區的最佳實踐,我們可以希望,標準化繼續開放發展,而不會妨礙或放緩創新.
碎片化的威脅也提出了另一個重要問題.當我們談到容器,實際上它包含開源的內核或者“虛假的開源”Linux容器的周邊產品.盡管都有“Linux”在名字 中,容器可以廣泛的適應于專有以及開放棧.這樣會出現問題,當專有的代碼和服務基于它們的方式逐步的進入容器化解決方案時,它們都會被以為是完全開放的. “虛假的開放”威脅并不是新東西,首先我們曾經在Unix以及最近大多數云計算方案中見過,尤其是PaaS和基于openstack的方案表面上是開放的,但是最上層是基于開源基礎的專有技術.
Linux容器,雖然還處于被企業IT市場采用的生態周期的早期(盡管步伐在加快).如果專有技術依 賴落地于容器化技術,而這當前已經幾乎肯定的事,那么IT界的情緒會變味.這究竟是一個創新,還是基于舊有專有系統的延續?從封閉的協議棧到高昂的許可證 將導致創新的極大萎縮,在開放社區的血、汗、淚創建的基礎之上加入虛假開放代碼將會迅速抑制周圍的開源熱情和創新基礎.
在云計算熱潮激動人心的日子(可以說這熱潮仍在進行),云清洗的概念誕生了.實際上,一個IT供應商將采取基于已經存在的產品和“washing”的營銷材料,用規格表等云行話來包裝,希望說服客戶和潛在客戶,這個現有的供應商是云計算新興世界中的玩家.
現在,我們看到的container washing也在同樣的發生,那些和容器熱潮輕微相關(或完全不相關的)供應商和解決方案都在試圖以它們的方式進入這個市場.這里的威脅遠遠大于碎片化或虛假開源,它是一個威脅顛覆了容器實際上是什么東西.
舉個例子,關于容器和虛擬機概念上的混亂.我們當然可以在虛擬機上跑個容器,或者是反向為之,但是兩種技術解決的是不同的問題.通過虛擬化基礎設施服務與應用程序代碼的結合提供了抽象,容器是允許在輕量化軟件環境中干凈隔離并理想調用的最好方法,作為主要的服務提供方法.
上述三個是當前最大的,但并不是僅有的,我們所面臨的對于Linux容器技 術生態系統成長的威脅.這并不是說這些問題會阻止容器技術被采用,碎片化問題已經被定位,并且IT的領導者們已經體驗過Unix和Cloud的戰爭并可以 理解小心謹慎的處理開源核心和行話包裝產品之間的差別.但是重要的是要記住,通往創新的路徑永遠是布滿荊棘的,Linux的發展是如此,云計算也是如此, 現在輪到Linux容器了.
它最終是取決于開源社區,企業界和創業公司,并建立IT設備商在圍繞Linux容器中的創新來越過這些障礙,通過合作和奉獻來幫助容器技術真正實現它們的企業應用潛力.
文章素材來自“Linux就該這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