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性能監控之平均負載(load average)》要點:
本文介紹了Linux系統性能監控之平均負載(load average),希望對您有用。如果有疑問,可以聯系我們。
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紹過使用w命令或uptime命令來查看Linux系統的平均負載(Load avaerage),那么平均負載處于什么狀態算是正常呢?如果要根據平均負載來判斷系統的穩定性,又該如何界定?先來看一下基礎知識.
平均負載是指系統的運行隊列的平均利用率,也可以認為是可運行進程的平均數.
一般的進程需要消耗CPU、內存、磁盤I/O、網絡I/O等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平均負載就不是單獨指的CPU使用情況.即內存、磁盤、網絡等因素也可以影響系統的平均負載值.
在單核處理器中,平均負載值為1或者小于1的時候,系統處理進程會非常輕松,即負載很低.當達到3的時候,就會顯得很忙,達到5或者8的時候就不能很好的處理進程了(其中5和8目前還是個爭議的閾值,為了保守起見,建議選擇低的).
舉例說明:
比如我的服務器是兩顆CPU,每顆CPU有6個核,相當于12核的處理器.
如果負載小于12,說明服務器利用率較低.
如果負載大于12小于36,說明服務器利用率比較高,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優化業務或者更換更快的CPU.
如果負載大于36小于60,甚至超過60,則說明該服務器很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問題.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用以下命令獲取系統的平均負載值.
# top
# uptime
# w
平均負載值部分如:load average: 0.08, 0.03, 0.00.這些數值是指系統在最后1/5/15分鐘的平均負載.那么我們判斷負載過高,要以哪個值為準呢?
根據經驗: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5/15分鐘的平均負載,因為1分鐘的平均負載太頻繁,一瞬間的高并發就會導致該值的大幅度改變.